廣州鮮易鮮物流有限公司為您提供冷鏈運輸的全方位優質服務!

重慶繪就農產品流通新圖景

欄目:行業動態 發布時間:2025-07-12
重慶繪就農產品流通新圖景

農產品流通體系是連接農業生產與消費市場的關鍵橋梁,是縣域商業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,對于推動縣域商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關鍵作用。


近年來,重慶市以縣域商業建設行動為抓手,已形成覆蓋城鄉、布局合理、設施完備的農產品市場體系,建成跨區域一級農產品批發市場2個、二級農產品市場55個、鄉鎮農貿市場和城區菜市場1501個,加速農產品上行,助力鄉村振興,推動縣域商業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。


1

夯筑農產流通脊梁

鍛造骨干市場強引擎,重慶加快“強筋健骨”。在重慶最大的綜合性一級農產品批發市場——江津雙福農貿城,通過提級8000平方米簡易大棚,新建6000平方米鋼結構交易大棚、白條豬及蛋類交易市場,新增2萬立方米冷庫庫容,新引“氨改氟”技術,新創“雙福到家”數字化平臺等“軟硬”兼施“組合拳”,建成中國西部(東盟)農產品冷鏈分撥中心,完善冷鏈物流體系與交易功能,市場年交易量達474萬噸、交易額突破434億元,農產品年均銷量提升超10%,輻射帶動能力顯著增強。



在渝東南地區,秀山縣建成武陵山區唯一快遞分撥中心,輻射周邊14個區縣快遞包裹在秀集散,日均處理訂單10萬件。該中心聯動十大專業批發市場、商貿物流、工業企業,整合區域農產品、商貿品、工業品、快運件等貨源,常態化開行往返周邊17個區縣的武陵物流專線,投用區域配送站200余個,加快區域倉配一體化。促進東西部產品雙向流通,該中心還常態化開行秀山直達重慶、長沙、貴陽3條快遞專線,開通秀山至粵港澳大灣區、成渝地區冷鏈物流專線,實現沿海地區海產品、中西部地區農產品雙向流通。

02

織密冷鏈保鮮網絡

構建硬核溫控新脈動,重慶著力降低鮮活農產品損耗率,從跨區域農產品批發市場、干支線冷鏈物流、農產品倉儲保鮮設施到產地冷鏈集配中心建設,一批服務鄉村振興與城鄉融合的冷鏈流通新探索在重慶破局落地。


大足區“凍貨直配到村”模式下沉9個鄉鎮新建冷庫前置倉,依托藍貓連鎖15個鄉鎮超市、58個村級便民商店的實體網絡,將凍品銷售終端延伸至鄉村末梢。


作為渝東北冷鏈物流發展走廊核心節點,忠縣通過“基地直采+冷鏈干線+區域分撥”模式,構建起覆蓋“生產—加工—倉儲—運輸—銷售”全鏈條的冷鏈體系,為周邊區縣提供倉儲、加工、配送服務,降低區域物流成本約20%,2024年全縣冷鏈流通量突破50萬噸。



而江津區則聚焦冷鏈體系與加工集群協同布局,建成326座花椒專用冷庫,構建起“區級樞紐庫+鄉鎮骨干庫+村級產地倉”三級冷鏈網絡,低溫處理率達57%,鮮椒貯藏損耗降低18個百分點,成功建成全國最大花椒交易市場,并形成集“花椒調味品+火鍋食材”于一體的區域性大市場,2024年市場交易金額突破2.2億元。


截至2024年底,重慶累計獲批國家骨干冷鏈基地3個、國家級示范物流園區2個、國家糧食物流核心樞紐1個和國家級多式聯運示范工程3個,建成三級冷鏈物流銷售節點1000余家,冷庫總庫容量308萬噸,同比增長9.61%。

03

貫通產銷對接橋梁

提速流通鏈路快車道,重慶加快構建產銷銜接矩陣,各區縣亦各施奇招。其中,江津區建立“3+20+N”跨省合作機制(3大協會、20個產區、N個銷地),聯動北京新發地等資源組織商戶跨省代銷,2024年助銷開州柑橘2000噸、解決毗鄰區縣水果滯銷超5000噸;忠縣借力全國農產品產銷對接助力鄉村振興、“數商興農”進地方等活動,以及中國果蔬汁飲料高質量發展大會、中國農產品交易會、中國農民豐收節等展會節慶,拓展農產品銷售渠道。



深化東西部協作,2024年,重慶市商務委推動14區縣在魯渝消費協作中達成交易 25.93億元,較上年同比增長 9.3%,《山東·重慶“雙向奔赴+內延外拓”打造東西部消費幫扶新模式》入選全國消費幫扶助力鄉村振興(東西協作類)典型案例。


重慶市商務委市場體系建設處相關負責人表示,全市已建成“2+64+1468”三級農產品市場供應網絡,9.4萬個批發企業、38萬個零售企業的市場供應網絡,“平急兩用”應急保供體系全面構建,極大地滿足了市民日常消費需求。下一步,重慶將通過現代商貿流通體系試點進一步提升縣域商業流通能力,力爭到2027年,全市建成億元以上農產品批發市場46個、公益性占比超過78%,建成區域冷鏈物流基地53個,果蔬、肉、水產品冷鏈流通率分別達到27%、48%、52%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END

久久精品国产再热青青青|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|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影院|思思99在热线女精品视频|亚洲色播永久网址大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