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冷鏈物流領域,天津自貿試驗區表現突出,東疆綜保區、中新天津生態城中心漁港先后獲批為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。區內冷鏈產業規模龐大,擁有 39 家冷庫容量 5000 噸以上的冷鏈物流企業,冷鏈倉儲能力高達 95 萬噸,占全市冷鏈倉儲總量的 40% 以上。天津口岸在凍品進口方面也成績斐然,去年進口凍品 251.6 萬噸,占全國總量的 25.4%,貨值 600.6 億元,占比 26.1%。
天津口岸在凍品進口方面也成績斐然,去年以來,天津口岸凍品進口251.6萬噸,占全國25.4%,貨值600.6億元,占全國26.1%。然而,凍品貿易主要是民營商貿企業開展,數量多、規模小,絕大部分具有輕資產的特點,資金周轉成為它們擴大商貿規模的“攔路虎”。
金融作為產業與經濟發展的 “血液”,如何提升其 “供血” 能力,精準地將金融政策輸送到地區特色產業,實現金融與產業的良性互動,推動天津冷鏈物流產業鏈從單純的“傳統貨物倉儲物流”向“貿易、金融、結算等一體化綜合服務”轉型發展,是地方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課題。
2023 年 11 月,中國人民銀行聯合七部委發布《關于強化金融支持舉措 助力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通知》,倡導金融機構探索供應鏈脫核模式。為落實有關政策,解決融資堵點問題,2024年7月,天津自貿試驗區創新發展局首次將“脫核鏈貸”模式創新運用到國內冷鏈產業。該項目選取天津自貿試驗區內具有代表性的泰達行(天津)冷鏈物流有限公司作為核心企業,依托唯一總部設立在天津的全國股份制銀行渤海銀行的風控模型,為凍品中小貿易企業提供融資服務。
據萬聯網了解,該“脫核鏈貸”模式區別于傳統的供應鏈金融模式。所謂“脫核”,是在不占用核心企業自身授信的前提下,利用供應鏈金融的授信邏輯對“鏈貸”又依托于核心企業的控貨能力,利用“金融監管倉”實時監控、價格盯市、出入庫管控等功能,實現“資金流、貨物流、單據流”三流合一,滿足金融機構的風控要求,為冷鏈產業貿易型中小企業供貨商提供資金支持。打破 “產業鏈” 與 “資金鏈” 壁壘,讓資金順暢流入貨物貿易中,吸引更多金融資源匯聚天津自貿試驗區,助力冷鏈物流產業鏈從傳統貨物倉儲物流向貿易、金融、結算一體化綜合服務轉型。
通過這種創新的供應鏈金融模式,將有效緩解冷鏈企業的資金壓力,推動產業升級和轉型。
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