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全球積極應對氣候變化、大力推動可持續發展的時代背景下,冷鏈行業正迎來一場綠色革命。作為冷鏈供應鏈領域的領軍企業,鮮生活冷鏈始終秉持綠色發展理念,積極探索環保新技術應用。
2025年7月1日,鮮生活冷鏈福州園區光伏發電項目正式投入運營,成為行業首個融合光伏發電的冷鏈示范園區。在福建連江現代物流城內,11211平方米光伏板如藍色波浪覆蓋冷庫屋頂,將炎炎夏日轉化為冷鏈保鮮的綠色動能,開啟冷鏈物流“自發自用、余電上網”的減碳新模式。
冷鏈物流作為保障食品安全的核心環節,卻也是名副其實的“能耗大戶”。據統計,傳統萬噸級冷庫年耗電超500萬度,相當于排放4165噸二氧化碳。
面對這一挑戰,鮮生活冷鏈福州園區交出了一份創新答卷:
裝機容量突破行業記錄:園區光伏系統總裝機達1.67兆瓦,成為華東地區規模最大的冷鏈光伏一體化項目。
發電效能領跑行業:預計年發電量170萬度,可滿足園區30%以上的基礎用電需求,在夏季用電高峰時段更可提升至40%自給率。
減碳效益立竿見影: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421噸,相當于種植14,195棵樹木形成的碳匯能力。
“冷鏈企業的終極社會責任,不僅是守護食材從田間到餐桌的新鮮,更是確保這份新鮮不以地球的‘發熱’為代價!”鮮生活冷鏈在項目宣言中如此強調。
鮮生活福州園區的光伏系統并非簡單疊加,而是與冷鏈運營形成了深度協同效應。
光伏板的覆蓋有效降低建筑內部溫度2-3°C,間接降低空調或降溫設備負荷約15%,既延長了屋頂使用壽命,又減少了滲漏風險。
冷鏈物流園區全年無休的運營特性,使其用電曲線與光伏發電高度契合:
白天光伏發電高峰期,正是冷庫貨物進出、設備全速運轉時段
系統采用“自發自用,余電上網”模式,最大化清潔能源利用率
在用電高峰時段,光伏系統能有效緩解廠區供電壓力,確保冷鏈設備持續穩定運行,為產品質量提供雙重保障。
福州園區只是鮮生活冷鏈綠色版圖的重要一環。公司正在構建覆蓋全國的智能冷鏈網絡:
沈陽園區:輻射東北三省,服務京津冀城市群
上海園區:覆蓋長三角經濟圈,聯動長江經濟帶
福州園區:深耕海峽西岸,銜接粵港澳大灣區
2025年7月,鮮生活位于沈陽、上海的光伏項目也同步啟用。三大園區光伏一期項目年發電總量將超過620萬度,為企業實現2030年碳減排30% 目標奠定堅實基礎。
同時,鮮生活通過“自有倉+云倉”模式,在西南、華東、華北等區域樞紐建設1100萬㎡+可調配云倉,形成覆蓋32省2800+區縣的資源網,讓綠色冷鏈服務觸達全國。
鮮生活福州園區光伏項目不僅是一項技術應用,更開創了冷鏈行業的綠色價值新范式。
據寧波同類冷鏈園區數據顯示,光伏系統并網一年間,總發電量達186萬kWh,為企業節省電費支出超百萬元。
光伏供電的穩定性確保冷庫溫度波動控制在±0.5℃內,大幅降低因電力波動導致的貨損風險。某餐飲連鎖企業接入鮮生活冷鏈服務后,過期貨損率降低93%,失溫貨損比例降低70%。
在山東乳山諸往鎮二龍口村,“光伏+冷庫”模式讓農戶得以錯峰銷售葡萄,收入實現翻番。這種田間地頭的綠色冷庫,正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礎設施。
光伏冷庫只是鮮生活冷鏈綠色戰略的起點。公司同步推進的 ESG戰略 正在重塑冷鏈產業生態:
運輸工具新能源化:啟動 1000+輛冷藏車油改電計劃,預計全年減少油耗約540萬升。2023年12月,鮮生活與遠程新能源商用車集團達成戰略合作,引入 1130臺新能源冷藏車。
數智化管控升級:通過 5G+工業互聯網 技術打造智能調度中樞,實現多溫區精準溫控,倉儲周轉率提升34%。
綠色包裝革命:全面推廣環保型包裝材料,降低全鏈路碳足跡。
“鮮生活冷鏈購置新能源車輛,既是賦予了引領綠色發展、守護碧水藍山的深刻內涵,也詮釋了我們支持國家雙碳戰略,積極打造綠色物流體系?!逼髽I負責人在闡述ESG愿景時如此表示。